47 人案求情・第八日|余慧明一方稱非「死硬派」激進分子 已付法律、專業代價

回覆文章
emily
文章: 20885
註冊時間: 週五 6月 24, 2022 7:01 am

47 人案求情・第八日|余慧明一方稱非「死硬派」激進分子 已付法律、專業代價

文章 emily »

47 人案求情・第八日|余慧明一方稱非「死硬派」激進分子 已付法律、專業代價

全文:https://tinyurl.com/ycyzyxc6

經審訊後被裁定罪成的余慧明,今早穿啡色薄外套出庭,精神不俗。石書銘代表她陳詞期間,余慧明一直眼望前方,眉頭緊皺。石書銘指余慧明以往對政治不感興趣,直到 2019 年「覺醒」(awakening),當年參與醫管局員工陣線,翌年面對疫情,罷工決定得到同事支持,從公共衛生的角度出發、無關乎政治。但在過程中,余慧明眼見業界只能被動回應政府決定,遂有意參與民主派初選。

石書銘指衛生服務界之所以牽涉在初選,是因為余認為可透過初選協調、增加勝算機會;而衛服界沒有協調會議、選舉論壇以至討論達成 35+後會做的事。大狀續指,余慧明是從傳媒以及網上知悉有關否決財政預算案討論,她認為 35+的目標是反映民意,當時包括她在內、無人知道「謀劃」或 35+是否犯法。

法官關注余慧明對謀劃合法性的態度。李官指,無疑有被告認為謀劃合法、或依賴戴耀廷的判斷而實施謀劃,亦有些激進分子不顧一切都要實施謀劃。石書銘回應余不是「死硬派」激進分子,舉例指醫管局員工陣線透過罷工向政府施壓,是非暴力行為、屬《基本法》保障權利;而投票否決財政預算案同屬《基本法》下的權利,余慧明關心的只是普選能否實現。

石書銘形容余慧明是年輕的理想主義者、充滿熱情,但不幸地在這個時代跌入了錯誤的一邊;他又指余出席 2020 年 7 月中抗爭派記者會,但用詞是最溫和的。大狀再邀請法庭考慮余作為註冊護士,在本案後很可能面對紀律處分,甚至無法繼續成為護士,「她在醫護界貢獻所有,但因為這個定罪,她將會用一生付出代價。希望法庭判刑時衡量,她不只付出法律上的代價,也付出了其專業方面的代價。」

石書銘之後在庭上讀出余慧明用英文親自撰寫的求情信,提及至今相信透過在立法會投票以改變既定秩序並無過錯,又指「也許我唯一犯的錯誤就是我太愛香港」;法官陳慶偉此時打斷道:「這不是求情信,這是政治宣言。不要在本法庭說這些內容。」

石書銘表示是在解釋余參與謀劃原因,李運騰不同意有關內容屬求情;石續指減刑與否是法庭要作出的判斷,但欲表達余慧明想法,法官陳慶偉隨即指,「可以在法庭外說,不要在庭內說。謝謝。」石書銘再嘗試指出這是余慧明的說話,而非自己,陳再反駁指石是代表余發言。兩名法官接連表示求情信內容沒顯示半點悔意,陳慶偉指:「你見到的,這是她的選擇。」
回覆文章

回到「47人案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