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考評局、教育局繼續攜手篡改歷史]

回覆文章
emily
文章: 15774
註冊時間: 週五 6月 24, 2022 7:01 am

[考評局、教育局繼續攜手篡改歷史]

文章 emily »

教育刺針

[考評局、教育局繼續攜手篡改歷史]DSE歷史科考試於今日(5月2日)舉行,瞓醒覺已經收到各方友好送上試題,小編在此表示感激。正如不少分析指出,今年的試題進一步中史化,這一點稍後寫文時一併討論。今日小編會出兩個post,討論兩個冇人講過的問題。
呢個post首先討論考評局、教育局繼續利用歷史科試題篡改歷史。
涉事是卷一歷史資料題第1題資料B,資料標題是「以下取材自一本歷史書,內容關於1927-37間中國的發展。」引文內容是關於國民政府的衰嘢:「社會和經濟不公正和長年赤字開支等嚴重的根本性問題」、「國民黨的伎倆,犧牲了憲政,以延長其權力壟斷」等。
相關的題目1(b)問:「資料B的作者對1927-37年間中國的發展是否感到滿意?」根據這個布局,單眼佬都識答「不滿意」啦。
這就是考評局、教育局要的「說衰舊中國故事」。
單眼佬未必知道資料引文的出處。它來自以前高考標準參考書The Rise of Modern China,作者Immanuel C.Y. Hsü (徐中約),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此書的中譯版。讀者有否留意到,資料B中間有個省略號?考評局刪走了什麼?以下根據中大出版社中譯版完整補上刪走的部份:「在1928年確立的三項目標中——民族主義革命、內部重建和社會改革,國民政府到1937年時在第一項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,在第二項上稍有進展,而在第三項上則徹底失敗。」
被刪走的內容,會從根本上修正考評局版本資料B的「觀點」:徐中約在其分析中,肯定了國民政府的三項政策目標中有兩項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。若在資料中保留此部分,考生在回答上述題目時,答案便會由「不滿意」變成「某程度滿意」。
這並非考評局想要的答案。
所以它刪走了這關鍵部分,務求考生書寫國民政府時,由「某程度滿意」變成「不滿意」。
11月出版試題專輯時,考評局會注明此資料出自徐中約的書。換言之,考評局係通過「引述徐中約的觀點」,對國民政府時期歷史進行抹黑,以塑造莘莘學子對國民政府及其繼任者台灣政府的紅線思維。這便是這條題目的「教育意義」。
咁件事關教育局乜嘢事?不要忘記,自2020年後,教育局向考評局所有科目的審題委員會派駐「學科專家」。以上篡改徐中約史書的做法,最少要得到審題委員會中的教育局代表同意,方可進行。
相比於提問用語乜乜物物,上述觀察來得更重要,亦反映今天香港的歷史教育變壞到什麼程度,所以比佢出第一個post。
附加檔案
438095776_122144132018146904_5105937619422355819_n.jpg
438095776_122144132018146904_5105937619422355819_n.jpg (112 KiB) 已瀏覽 243 次
440878800_122144132012146904_4606167634883414812_n.jpg
440878800_122144132012146904_4606167634883414812_n.jpg (214.97 KiB) 已瀏覽 243 次
回覆文章

回到「教育 Education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