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無法封嘴的故事】

回覆文章
emily
文章: 20885
註冊時間: 週五 6月 24, 2022 7:01 am

【無法封嘴的故事】

文章 emily »

ReNews

【無法封嘴的故事】
香港記者協會自 1993 年起,過去 29 年都會發表《言論自由年報》,但第三十份言論自由年報,改由「敢於向當權者講出真相的新聞工作者和新聞研究人員」組成的獨立群組接手撰寫,並交由國際記者聯會在海外發表。
記協回應指,對於國際記者聯會發表報告,記協事前不知悉及無參與。記協感激其他組織關心香港新聞自由,目前香港新聞自由狀況已經顯而易見。記協又指,基於政治壓力,記協今年年初起暫停撰寫年報,並將歷年年報下架。
新一份言論自由年報,主題為《無法封嘴的故事》﹐國際記聯在引言中,在國安法威脅下,報告繼續由記協撰寫發表,「這是不可能實現了」,工作由一群新聞工作者和新聞研究人員組成的獨立群組接手,國際記聯發表。
國際記聯指,講述香港言論自由的第三十份年報無法在香港境內發表,「其諷刺是無人能夠視而不見的」,許多懷抱新聞自由和人民知情權理想的新聞工作者,「不得不逃亡海外,或自我審查,或僅因自己的新聞工作而面臨多年的牢獄之災」,是香港的哀歌,不過仍然有許多新聞工作者繼續專業工作,挑戰極限,「即或在這個動盪不安而且危險的時期,他們團結一致,為黑暗帶來一點光明。」
國際記聯又指,在香港已無言論自由,「但香港的新聞工作者永不噤聲」,他們的故事就是繼續為新聞自由奮鬥。
該報告提及,國安法生效,加上政府「翻閹」煽動罪,過去一年《蘋果》、《立場》等多家傳媒被迫結業,而官方的《香港電台》則撤底淪為喉舌;為填補新聞空白,香港出現許多以評論和分析時事為主的小型新聞媒體,但這種模式是否可行是未知數,無法起到像《蘋果日報》這類主流傳媒曾經起到的作用,令言論自由空間撤底收窄。
報告又批評,馬俊文、譚得志等案例顯示,在國安法下叫口號也是罪行,加上現時在國安法下反對保釋假定,亦帶來寒蟬效應。

https://patreon.com/reNews
附加檔案
309460183_140248952093737_2290719319769101537_n.jpeg
309460183_140248952093737_2290719319769101537_n.jpeg (310.52 KiB) 已瀏覽 450 次
回覆文章

回到「新聞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