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3間銀行客戶融資貸款均「收縮」】 【分析:投資需求和活動減 市場信心疲弱】

回覆文章
emily
文章: 15786
註冊時間: 週五 6月 24, 2022 7:01 am

【3間銀行客戶融資貸款均「收縮」】 【分析:投資需求和活動減 市場信心疲弱】

文章 emily »

【3間銀行客戶融資貸款均「收縮」】
【分析:投資需求和活動減 市場信心疲弱】

香港近年在「經濟寒冬」下,尖沙咀和旺角等四大核心商業區「吉舖」林立,經濟活動被外界形容為「冰封」狀態。據記者沿彌敦道實地了解,昔日商家必爭的旺舖,不少舖位空置多年仍未見金主,只留下破爛的招租廣告和塗鴉。據業內統計,最新核心區街舖和寫字樓空置率仍高企,分別高達9.7%和逾16%。

究竟商企經營有多困難,或可參考近來多間銀行公布的2023年業績表。以恒生銀行和東亞銀行、渣打銀行為例,本台整合現有公布資料發現,3間銀行雖業績有改善,但當中顯示客戶融資貸款均「收縮」,前兩者本地企業融資貸款額均見跌逾3%,而渣打更跌7.6%,主要是物業投資、貿易、中小企及創投為「重災區」。

三間銀行的報告均指,情況反映市場投資「更趨謹慎」,而銀行鑑於經濟不明朗及息口高企的風險因素增加,批出貸款時亦「相對審慎」。前有線財經台長顏寶剛指,這反映投資需求和活動減少,當中亦反映市場投資信心疲弱。

顏寶剛說:「銀行都會跟『審慎原則』,高息環境亦減少貸款需求。銀行減少數以百億元貸款額,變相令市場可動用的資金或投資相對減少。市民亦感受到百業未回復興旺……最近香港PMI再跌出50,達盛衰分界線的衰退層次,反映市場仍認為前景未見改善,過年後亦有不少店舖宣布結業。」

除了「入市」少,過去1年受內房危機衝撃下,3間銀行業績亦反映行業不良貸款情況惡化,令支出或虧損增加。

其中恒生和東亞,去年逾期3個月或以上貸款急升逾60%,當中主要受「已逾期6個月以上」的減值貸款大幅增長所拖累。「壞帳」指標之一的「總減值貸款」比率有所惡化,兩者分別為2.83%和2.69%,均按年升約0.3%。

至於渣打則情況相對較好,指因應中國商業房地產及主權風險信貸減值支出按年減少37%,貸款損失率為17個基點,減少4個基點。不過,「個人、私人及中小企業」銀行業務支出為3.54億元,反映去年度違約趨勢上升。

顏寶剛總體分析指,由於香港市場側重大陸市場,令銀行以至本地市場均深受大陸房地產危機影響,形容香港與大陸的「命運相連」,「樓價、股市一齊跌」,更指恐香港破產數字仍會上升。

顏寶剛說:「破產數字有滯後,有會計界分析指,真正破產高潮要等今年年中才會見頂,料破產數字仍會上升,反映香港經濟隱憂。香港經濟很視乎內地經濟的反彈,內地近來出了很多招數,包括降準、減貸款利率,我認為仍要觀察一段時間才知有無效,不能就此下定論說經濟已見底、很快復甦」。

香港破產管理署最新公布,2024年1月個人破產呈請753宗,按月增11.56%,按年增50%,但低於2023年11月的814宗。同月,強制公司清盤呈請共67宗,按月升63.41%,按年增48.89%,迫近2020年5月、2022年4月多輪疫情爆發時的68宗。

#香港經濟
#經濟寒冬
#壞帳惡化
#破產急升
回覆文章

回到「財經新聞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