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載|山下有人|一條關於倒垃圾的數學題:假如倒樓清潔員集體放假 8 天便無地方丟垃圾
發表於 : 週一 2月 19, 2024 3:57 pm
轉載|山下有人|一條關於倒垃圾的數學題:假如倒樓清潔員集體放假 8 天便無地方丟垃圾
文字:蕭曉華、HTC
攝影:Isaac Wong
全文:https://bitly.ws/3dxij
「我的工作像螢火蟲,雖然照亮少少,但係好緊要!」倒樓清潔員美姐說。
垃圾不是被扔棄到後樓梯或垃圾房後,就從此眼不見為乾淨。社區裏的大廈衛生,背後有美姐和其他清潔員「照住」──他們每日在垃圾房或後樓梯,清理住戶大包小包的垃圾;不少更是自僱形式,年終無休,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長假期亦不例外。
香港人每日製造的都市固體廢物平均有 11,358 公噸,垃圾實在「倒少一日都唔得」;據2021年數字,近六成(57.9%)約4萬2千名從事清潔服務的僱員中,每周工作時數高於48小時,屬所有行業中比例最高。
「如果無咗我們這班清潔員,香港就要改名,換一個反義字,叫做臭港。」美姐說。或者,我們可以一條數學題來推算一下,假如倒樓清潔員集體放假,大廈的垃圾房或後樓梯會變得怎麼樣?
首先,看看一個家庭每天大約製造多少垃圾。
根據 2021 年人口普查資料,香港家庭住戶平均人數為 2.7 人;而按環境保護署以往統計,三人家庭的每日平均垃圾量為 13 公升。假如垃圾徵費實施後,三人家庭減少製造垃圾,省卻購買垃圾袋的開支,選用$1.1 港元的 10 公升容量垃圾袋,而非售價$1.7 港元的 15 公升容量垃圾袋,他們會每日的垃圾量將降為 10 公升。
全文:https://bitly.ws/3dxij
《山下有人》簡介:山下有人,一個蚊型媒體,採訪人與事,和動物。此平台僅由記者蕭曉華主理。蕭曉華為資深專題記者,曾任職《香港經濟日報》、《明周》、《立場新聞》。
Instagram 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illmankind_hk/
Facebook 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llmankind
Website: hillmankind.com
#集誌社 #媒體聯乘 #山下有人 #清潔員
文字:蕭曉華、HTC
攝影:Isaac Wong
全文:https://bitly.ws/3dxij
「我的工作像螢火蟲,雖然照亮少少,但係好緊要!」倒樓清潔員美姐說。
垃圾不是被扔棄到後樓梯或垃圾房後,就從此眼不見為乾淨。社區裏的大廈衛生,背後有美姐和其他清潔員「照住」──他們每日在垃圾房或後樓梯,清理住戶大包小包的垃圾;不少更是自僱形式,年終無休,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長假期亦不例外。
香港人每日製造的都市固體廢物平均有 11,358 公噸,垃圾實在「倒少一日都唔得」;據2021年數字,近六成(57.9%)約4萬2千名從事清潔服務的僱員中,每周工作時數高於48小時,屬所有行業中比例最高。
「如果無咗我們這班清潔員,香港就要改名,換一個反義字,叫做臭港。」美姐說。或者,我們可以一條數學題來推算一下,假如倒樓清潔員集體放假,大廈的垃圾房或後樓梯會變得怎麼樣?
首先,看看一個家庭每天大約製造多少垃圾。
根據 2021 年人口普查資料,香港家庭住戶平均人數為 2.7 人;而按環境保護署以往統計,三人家庭的每日平均垃圾量為 13 公升。假如垃圾徵費實施後,三人家庭減少製造垃圾,省卻購買垃圾袋的開支,選用$1.1 港元的 10 公升容量垃圾袋,而非售價$1.7 港元的 15 公升容量垃圾袋,他們會每日的垃圾量將降為 10 公升。
全文:https://bitly.ws/3dxij
《山下有人》簡介:山下有人,一個蚊型媒體,採訪人與事,和動物。此平台僅由記者蕭曉華主理。蕭曉華為資深專題記者,曾任職《香港經濟日報》、《明周》、《立場新聞》。
Instagram 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illmankind_hk/
Facebook 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llmankind
Website: hillmankind.com
#集誌社 #媒體聯乘 #山下有人 #清潔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