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理記者會不再|回顧歷次記者會 曾預言不政改文革重現 披露六億人月收入千元
全文:https://bitly.ws/3eTDS
有30多年「傳統」的國務院總理記者會,今年破天荒「斷纜」,國務院總理記者會是多年來全國兩會的焦點所在,也是中國政府最高層直接面對中外記者提問的場合。回看過去的總理記者會,時任總理朱鎔基談笑風生,許下過「勇往直前、死而後已」的豪情壯語;温家寶曾直言沒有政改,文革悲劇會再發生、曾披露過中共權力鬥爭的訊息;李克強曾談論中國有六億人,每月收入是1000元的經濟數據。
翻查資料,1998年,剛就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,在總理記者會上說:「不管前面是地雷陣,還是萬丈深淵,我將勇往直前,義無反顧,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」。被問及六四事件,會否成為你的歷史包袱?他回答說,對於發生在 1989年的政治風波,黨和政府及時作果斷措施,穩定了全國局勢。他在記者會上又談笑風生,打趣叫主持人照顧一下鳳凰衛視的吳小莉,說自己非常喜歡看她的廣播。
中共對政改曾經抱持的態度,又或是高層的政治角力,也可在過去的總理記者會上看到端倪。2012年,時任國務院總理温家寶,在他任內最後一次總理記者會曾表示,沒有成功的政治體制改革,經濟改革不能到底,已取得的成果可能得而復失,社會問題不單不能解決,文化大革命這歷史悲劇再發生。
他當時又指,做了九年總理,很多工作沒有做完,有不少遺憾,對自己任內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生的問題,他感歉疚,說自己敢於面對人民和歷史,「知我罪我,其惟春秋」。當日的記者會上,温家寶也有回應記者對「王立軍事件」的提問,指重慶市政府必須反思,從事件「吸取教訓」。記者會翌日,時任中共政治局委員、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免職,其後被判無期徒刑。
2020年,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,在總理記者會上曾提到,中國年收入的平均水平有三萬元,但有六億人,每月收入是1000元,在一個中等城市,可能租房都有困難。李克強去年卸任,去年十月在上海因心臟病發死亡。
去年,剛就任國務院總理的李強,也出席了總理記者會,不過,僅出席了一次過後,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婁勤劍表示,今年 14 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,不舉行總理記者會。如無特殊情況,後幾年也不舉行。
#集誌社 #全國兩會 #國務院總理記者會
總理記者會不再|回顧歷次記者會 曾預言不政改文革重現 披露六億人月收入千元
總理記者會不再|回顧歷次記者會 曾預言不政改文革重現 披露六億人月收入千元
- 附加檔案
-
- 2024-03-04 15.04.28.jpg (142.3 KiB) 已瀏覽 305 次
Re: 總理記者會不再|回顧歷次記者會 曾預言不政改文革重現 披露六億人月收入千元
【逾30年總理記者會「破例」被取消】
【歷年總理記者會 造就不少經典場面】
繼中共20屆三中全會異常遲遲未開,為期7日的全國人大會議周二(5日)開幕,大會發言人突宣布,歷時30多年的閉幕總理記者會,今年起取消,消息震撼各界。有分析指,變相唯一一次中共國家級領導人面向中外記者的直播機會亦「被消失」,難免令人質疑中共透明度「開倒車」,總理地位矮化「非新鮮事」,不排除為免曝露當時經濟解困「乏術」,又相信習近平及其權力核心,愈趨向為鞏固權力一再「破例」而不再多加解釋。
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周一(4日)開幕,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同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,黨媒《中新社》記者問及,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閉幕後,是否獲邀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,大會發言人婁勤儉的回應令在場人士驚訝。
婁勤儉說:「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,如無特殊情況,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。」
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本台分析指,即使官方有「正面」說法,但由於中共政府本身的透明度不高,事件難免令人「負面地聯想、質疑開倒車」。
劉銳紹說:「取消總理記者會,自然地減少了李強的曝光機會。第二、這類記者會上,一定有很多外界、外國記者提問敏感話題,取消了就可避免此尷尬情況……未來2、3年又能否拿到新政策出來呢?若不能交出未來宏圖,那倒不如就不搞了。」
李強曝光率被削,早於去年中共建黨74周年招待會上出現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打破了中共的慣例,在非「逢五逢十」的年份,取代國務院總理致辭,而今次取消總理記者會事件,有意見指進一步反映總理地位被降低;劉銳紹則認為,歷來總理地位矮化「非新鮮事」,反而有一點更值得注意。
劉銳紹說:「未來可見,官方會按其需要,修正以前行為而不理效果、亦不多作解釋。正如三中全會不再如中共黨章中所指的『至少一年舉行一次』,亦改變了又沒公布,改變原因又沒人知道,是個人決定抑或集團決定,亦是沒人知道。」
自1993年起,中國國務院總理現場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「常態化、制度化」,一直是兩會的焦點之一。雖然記者會經過事前綵排,但亦是中國國家級領導人每年唯一一次的問答電視直播,讓外界了解總理對內、外政策的己見。李鵬、朱鎔基、溫家寶、李克強的總理任期內,都按照慣例召開記者會,造就不少經典場面。
其中,朱鎔基曾定下記者會規矩,包括「要盡可能把提問的機會給境外記者」、不要事先安排,記者提甚麼問題都可以」。在1998年的總理記者會上,朱鎔基曾被前TVB記者譚兒問道:「你覺得當年的六四事件,對於你現在新的政府來看,有何經驗可避免類似經驗?或是會不會成為你的歷史包袱?如果你再來香港,有人向你請願要求『平反六四』你會有何看法?」
朱鎔基說:「對於發生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,我們的黨和政府即時作出了果斷措施,很好地穩定了當前的局勢,對此我們全黨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。」
至於剛已故、以「務實」見稱的上任總理李克強,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舉行的兩會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會上,他的一番言論被指向宣示脫貧成果的習近平「打臉」:「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,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,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。」
不過,在習近平權力急速高度集中下,總理「直抒己見」的場面似乎已告落幕。
#習近平
#李強
#總理記者會
#開倒車
#權力集中
【歷年總理記者會 造就不少經典場面】
繼中共20屆三中全會異常遲遲未開,為期7日的全國人大會議周二(5日)開幕,大會發言人突宣布,歷時30多年的閉幕總理記者會,今年起取消,消息震撼各界。有分析指,變相唯一一次中共國家級領導人面向中外記者的直播機會亦「被消失」,難免令人質疑中共透明度「開倒車」,總理地位矮化「非新鮮事」,不排除為免曝露當時經濟解困「乏術」,又相信習近平及其權力核心,愈趨向為鞏固權力一再「破例」而不再多加解釋。
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周一(4日)開幕,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同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,黨媒《中新社》記者問及,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閉幕後,是否獲邀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,大會發言人婁勤儉的回應令在場人士驚訝。
婁勤儉說:「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,如無特殊情況,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。」
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本台分析指,即使官方有「正面」說法,但由於中共政府本身的透明度不高,事件難免令人「負面地聯想、質疑開倒車」。
劉銳紹說:「取消總理記者會,自然地減少了李強的曝光機會。第二、這類記者會上,一定有很多外界、外國記者提問敏感話題,取消了就可避免此尷尬情況……未來2、3年又能否拿到新政策出來呢?若不能交出未來宏圖,那倒不如就不搞了。」
李強曝光率被削,早於去年中共建黨74周年招待會上出現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打破了中共的慣例,在非「逢五逢十」的年份,取代國務院總理致辭,而今次取消總理記者會事件,有意見指進一步反映總理地位被降低;劉銳紹則認為,歷來總理地位矮化「非新鮮事」,反而有一點更值得注意。
劉銳紹說:「未來可見,官方會按其需要,修正以前行為而不理效果、亦不多作解釋。正如三中全會不再如中共黨章中所指的『至少一年舉行一次』,亦改變了又沒公布,改變原因又沒人知道,是個人決定抑或集團決定,亦是沒人知道。」
自1993年起,中國國務院總理現場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「常態化、制度化」,一直是兩會的焦點之一。雖然記者會經過事前綵排,但亦是中國國家級領導人每年唯一一次的問答電視直播,讓外界了解總理對內、外政策的己見。李鵬、朱鎔基、溫家寶、李克強的總理任期內,都按照慣例召開記者會,造就不少經典場面。
其中,朱鎔基曾定下記者會規矩,包括「要盡可能把提問的機會給境外記者」、不要事先安排,記者提甚麼問題都可以」。在1998年的總理記者會上,朱鎔基曾被前TVB記者譚兒問道:「你覺得當年的六四事件,對於你現在新的政府來看,有何經驗可避免類似經驗?或是會不會成為你的歷史包袱?如果你再來香港,有人向你請願要求『平反六四』你會有何看法?」
朱鎔基說:「對於發生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,我們的黨和政府即時作出了果斷措施,很好地穩定了當前的局勢,對此我們全黨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。」
至於剛已故、以「務實」見稱的上任總理李克強,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舉行的兩會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會上,他的一番言論被指向宣示脫貧成果的習近平「打臉」:「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,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,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。」
不過,在習近平權力急速高度集中下,總理「直抒己見」的場面似乎已告落幕。
#習近平
#李強
#總理記者會
#開倒車
#權力集中